http://www.ncu.edu.cn/

本科生培养方案总纲

发布日期:2014-03-03

为了贯彻国家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南昌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有关人才培养精神,在2008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制订2012本科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基本思路

坚持通识:推进Ⅰ类通识课程的内涵建设,增设学科导论课为Ⅰ类通识课程;进一步提高Ⅱ类通识课程质量。

拓宽口径:以专业类为基础建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共享平台,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个性培养:通过增加学生选课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等手段,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发展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强化实践: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理念;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课程群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建设一批以实践为主的通识课和选修课;鼓励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设立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面向世界:提供英文版培养方案和课程简介;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

二、关键问题

1.专业类(见新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分类)下多专业共享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台建设。

2.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如何体现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

3.在降低专业总学分情况下,推进课程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

4.实践教学课程与环节的整合与改革,建设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

1.执行新专业目录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的学科门类名称及代码、专业类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及代码,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能反映本科专业目录所做调整的意图和目的。

要求同一专业类所属各个专业原则上共同讨论专业类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共享课程平台建设,鼓励跨专业类进行学科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共享课程平台建设。

2.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基本能力,优化课程结构

各专业依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和讨论,结合专业的条件、优势和特色、特点,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培养目标要体现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领域,并对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课程结构应有效地支撑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类别、比例、开课学期等)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3.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法

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知识传授面临的新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强化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和素质训练;增加I类通识课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适当减少课内学时学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积极探索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过程考核、期中考试/考核成绩应不低于课程总评成绩的40%;积极探索论文式、研究报告式、答辩式、团队式等考核方式,逐步从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核过渡到综合能力的考核。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减少课程的理论讲授学时,增加实践学时(人文社科类专业应不少于总学分的18%,理工医艺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8%,“卓越教育计划”各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30%);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学时并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取消课内实验课时,以课程群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大幅度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实验课程;建设一批实践类Ⅱ类通识课程和跨学科实验类选修课程。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通识课程分为Ⅰ类和Ⅱ类。

I类通识课建设的重心宜放在教学安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尤其是课外阅读和社会调查等课外教学环节要加强,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形式和方法。

(1)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除安排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研究性阅读、讨论和社会实践等。总学分为16学分,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安排如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第一学年开设(文科、医科类专业上学期,理科、工科类下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第一学年开设(文科、医科类专业下学期,理科、工科类上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第二学年开设(文科、医科类专业上学期,理科、工科类下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其中理论讲授4学分,实践2学分),第二学年开设(文科、医科类专业下学期,理科、工科类专业上学期);

形势与政策:2学分。第一、二学年开设,每个学期0.5学分。

(2)英语

非英语专业统一开设11学分英语课程,其中9学分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实行分级教学,第1-3学期选修;2学分的“学术英语”,第4学期开设。

(3)体育课

各专业(体育类专业除外)统一开设4学分的“体育”必修课,第一、二学年开设,每学期1学分。

(4)计算机技术类课程

各专业(计算机类专业除外)学生至少必修2.5学分计算机类相关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或Web编程技术。入学时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者,可以自主选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Web编程技术)。

(5)学科导论课

要求各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学分的学科导论课,明确该课程的主要任务,集中本专业(类)优秀师资,精选课程内容,确保课程质量。

(6)Ⅱ类通识课

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批判能力、国际视野,掌握不同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完善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须选修五类(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人文学科与艺术审美、社会科学与人类发展、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医学与生命科学)Ⅱ类通识课,每类2学分。

面向文科、医科及没有开设实训课程的理工科专业,开设1学分的工程训练、1学分的电工电子实训Ⅱ类通识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的使命是为学生奠定宽厚的学科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融汇贯通的能力,奠定自主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

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应不小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的范围;鼓励跨专业类搭建学科基础课平台。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原则上纳入学科基础课平台。开设计算机类系列课程,各专业根据实际需求选修。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由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组成,专业主干课程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选修课程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的介绍和我校科学研究特色的传播。应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修读过程中获得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初步经验。

整合同一学科基础课平台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搭建供该学科基础课平台各专业学生自主选修的专业选修课平台;如专业分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群,课程群学分不得超过该专业选修课平台学分的50%。

鼓励开设依托国内外高水平竞赛的学科竞赛类课程,纳入专业选修课平台。依托基础实验中心优势资源,建设跨学科综合类的实验类选修课。

4.个性课程

个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学生必须修满6学分,主要通过选修跨学科基础课平台的学科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创新学分来获得(注意选修课程的先修后续顺序)。

创新学分设立旨在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获得2学分以上的创新学分,主要获得方式包括选修学科竞赛类课程、赴海外研修和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及其他教务处认可的创新项目。

每位学生最多可获6个创新学分。多于2学分的创新学分,可冲抵个性课程或专业选修课学分(详见附件《南昌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